乡村振兴

行政审批

站内搜索

  • 关键字:
资阳市创新“123”帮扶机制做大做强种粮大户群体

 

 

 

2023年,资阳市多措并举提升种粮大户积极性,培育壮大种粮新型经营主体,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1375户,增84.3%,增幅全省第三;补贴面积达17.7万亩,增101.3%,增幅全省第二。

一是建好一本台账对种粮30亩以上的种粮农户、专合社、家庭农场、企业和村集体等建立“以村为单元、乡镇为单位、县为主体、市为主导”市县乡村四级种粮大户帮扶台账,重点满足种粮大户需求,对种植规模5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落实1名专业技术人员全天候帮扶指导,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落实1名专业技术人员蹲点帮扶指导,对30亩—100亩的种粮大户分片区落实定期帮扶指导。

二是抓好两项支持加强设施项目支持,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成18万亩高标准农田,项目实施区域大中型农业机械化通达率达到100%;建成11万亩绿色种养循环基地,示范提升耕地肥力和产出能力;种粮集中区域新建改造提灌站187个,有效缓解农田“最后一公里”困境。加强人才支持,开展300名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400名高素质农民培训,推荐20名产业振兴带头人到四川农业大学培训学习,新认定省级致富带头人12名、家庭农场11家。

三是落实三个保障落实耕地规模流转服务保障,及时调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纠纷,新增耕地流转规模3.68万亩,倡导民间要约零租金流转2.2万亩缺乏水源保障、地力较差坡顶的农户承包地,“三年免租、两年半租”流转1.1万亩刚开荒的撂荒地,有效减轻种粮大户经营风险和资金压力。落实种粮权益保障,及时督导县(区)兑现耕地地力补贴、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等3.82亿元。落实技术保障,推介发布资阳市2023年主导品种51个、主推技术88项,突出抓好水稻保优提质高效栽培、甘薯早育早栽早收种植等绿色轻简高效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,打造县(区)级万亩示范片9个、乡镇级千亩示范方35个和村级百亩攻关田106个,带动全市单产提升15公斤。